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探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分級分類辦法,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質效提升,先后在全省公平競爭審查及反壟斷培訓會、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,經驗被中國市場監管報推廣。
一、對象分級,等級調整動態化。結合不同部門工作職責、社會影響力、發文數量及日常檢查抽查中問題發現情況等因素,將全市28個成員單位分為A、B、C三個審查等級,A級單位出臺文件多,為高風險,B級單位出臺文件適量,為中風險,C級單位出臺文件較少,為低風險,每年根據工作開展情況,還要適時調整等級劃定結果,確保對象分級的準確性、公正性、科學性。
二、管理分類,實施審查精準化。制定出臺《公平競爭審查分級分類實施辦法》,在成員單位全覆蓋基礎上,不同風險等級部門在隨機抽查、交叉檢查、第三方評估中,根據風險等級抽查比例分別為A級100%、B級50%、C級20%。在存量政策措施清理、增量文件審查、督查考核、日常監督等工作中,不同風險等級均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,A級部門重點審查、B級部門適度審查、C級部門寬松審查。2022年,全市第三方評估共抽查文件190余份,A級單位、B級單位、C級單位的問題發現占比分別為17%、10.5%、6%,依次遞減,提高了審查的精準性、靶向性。
三、政府統籌,審查程序規范化。在全省率先實施政府文件由市聯席辦統一復審制度,市政府專門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公平競爭審查程序的通知》,市聯席辦配套出臺《復審辦法》,要求凡以政府或政府辦名義出臺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措施、文件,在起草單位內部審查的基礎上,指定由市聯席辦進行復審。
四、綜合施策,審查約束常態化。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納入合法性審查內容,未經公平競爭審查的規范性文件予以退回或要求補正;納入市政府常務會議征詢內容,未經公平競爭審查不得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其他專門會議討論、審議或審簽;納入專項考核內容,有機結合分級分類審查辦法,制定百分制考核細則,明確規定“因公平競爭審查不到位,被投訴舉報、提起訴訟或被上級抽查檢查中發現問題的直接扣分”,促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強化自我約束,為建立競爭有序、統一開放市場秩序盡心盡力。(市委改革辦 劉占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