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李麗娟
“勞動創造未來,奮斗成就偉業。我們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以堅定的政治擔當、良好的精神狀態、扎實的工作作風,全力推動召陵高質量發展,為現代化召陵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”4月27日,在召陵區2023年慶祝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大會上,區委副書記、區紀委書記、區監委主任李衛缺在會上擲地有聲地說。會議對獲得召陵區“五一勞動獎章”“五一勞動獎狀”“工人先鋒號”等榮譽稱號的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。
近年來,召陵區總工會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在全區大力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,積極倡樹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,激勵廣大職工愛崗敬業、執著專注、追求卓越;堅持宣傳、培育勞動先進典范,強化廣大勞動者的理想信念教育,提升勞動者知識技能素養,培育出一支聚焦產業發展、技術創新和技能提升,在區域發展中有帶動力的人才隊伍;深化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,開展“召陵工匠”評選和“師帶徒”“匠帶兵”活動,在全區奏響了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的時代強音。
“田間地頭就是我的辦公室,農民群眾就是我的親人。只有扎根基層,真心為民服務,才能讓農業科技成果和惠農政策真正落地生根,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榮獲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的朱富春說。朱富春從事農技推廣工作27年來,跑遍了全區100多個行政村,每年下鄉開展技術服務200天以上,服務農民3.5萬人次。
除了朱富春,還有任勞任怨、連續100多天奮戰在工作崗位的李金良;樂于科研、勇于創新,獲得24項國家專利、1項省級技術成果的何陽陽;默默無聞、刻苦鉆研,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鉆研新技術的趙素貞;善于思考、觀察,先后對生產工藝、設備進行技改的齊會娟……這些受到表彰的代表彰顯了“信念堅定、立場鮮明,艱苦奮斗、勇于奉獻,胸懷大局、紀律嚴明,開拓創新、自強不息”的工人階級偉大品格,展現了新時期廣大職工的時代精神和勞動風采。
“下一步,全區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將以這些先進典型為榜樣,迅速掀起宣傳先進、學習先進的熱潮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真正實現學習出動力、宣傳出氛圍、激發出干勁。”召陵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區總工會主席董海權說。
責編:瘦馬 編審:陳向黨 終審:汪中東